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梅毒阳性通常表示血液检测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抗体,提示当前或既往感染梅毒,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梅毒阳性分为特异性抗体TPPA/TPHA和非特异性抗体RPR/TRUST阳性。特异性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常反映疾病活动性。两者需结合判断,单一阳性结果需重复检测或补充其他检查。
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皮疹、黏膜损害;三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无症状的血清学阳性可能属于潜伏梅毒,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
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HIV感染等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老年人因免疫衰老也可能出现低滴度假阳性。特异性抗体假阳性较少见,但莱姆病、疟疾等螺旋体感染可能交叉反应。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包括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治疗方案根据病程分期调整,神经梅毒需静脉注射青霉素G,晚期梅毒可能需延长疗程。
治疗后需定期监测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一般每3个月复查直至转阴或维持低滴度。早期梅毒随访1年,晚期梅毒随访3年。性伴侣需同步检测和治疗,避免重复感染。
确诊梅毒阳性后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治疗期间禁酒并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所有梅毒感染者建议筛查HIV,妊娠女性需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出现头痛、视力改变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