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灰指甲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少数由酵母菌或霉菌感染导致。
红色毛癣菌占灰指甲病例的60%-70%,通过分解角蛋白破坏甲板,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须癣毛癣菌多从足癣蔓延至甲床,甲板出现黄白色斑块。絮状表皮癣菌感染常见于趾甲边缘破损处,伴随甲屑脱落。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甲周皱襞,导致甲沟炎继发甲板感染。近平滑念珠菌多发生于长期浸水者,甲板呈现绿色或黑色改变。这两种酵母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患者。
曲霉菌属中的黑曲霉可产生黑色素致甲板发黑,镰刀菌属感染多伴随甲板脆裂。非皮肤癣菌性霉菌感染约占灰指甲病例的5%-10%,常见于外伤后或农业工作者。
约15%病例存在皮肤癣菌与酵母菌混合感染,表现为甲板分层、凹凸不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者易出现多重微生物定植,需通过真菌培养明确病原体。
足部多汗、穿不透气鞋袜可创造潮湿环境促进真菌繁殖。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因局部循环差更易感染。美甲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传播病原体。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的棉质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甲板变色应及时进行真菌镜检。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口服药,或阿莫罗芬、环吡酮胺等外用制剂,疗程通常需要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