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灰指甲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共用物品、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环境潮湿等途径传播。
真菌感染者的病甲与健康人皮肤直接接触时,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微小破损侵入。避免握手、足部接触等行为可降低风险,感染者需及时接受抗真菌治疗。
共用拖鞋、指甲剪、毛巾等物品时,脱落的病甲碎屑可能残留致病真菌。建议个人用品单独存放并定期消毒,公共场所尽量使用一次性工具或自备用品。
足部皲裂、湿疹等皮肤问题会削弱防护功能,真菌更易定植。保持皮肤完整性与滋润度很重要,可涂抹尿素软膏修复皲裂,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药物。
糖尿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群体更易被传染。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可口服伊曲康唑或外用阿莫罗芬搽剂进行预防性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
健身房、泳池等潮湿环境利于真菌存活,赤足行走易引发交叉感染。使用后应及时擦干趾缝,穿透气鞋袜,必要时喷洒抗真菌粉末预防。
预防灰指甲传染需综合管理,日常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避免长时间穿着不透气鞋靴;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并保持干燥;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应对浴室地板、地毯等高频接触区域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若出现甲板增厚、变色等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个指甲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