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左腋窝下出现按压疼痛的包块可能与乳腺疾病相关,但需结合具体特征判断。常见原因包括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乳腺增生、副乳组织异常、乳腺癌转移等。
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上肢感染或乳腺炎,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活动性包块,按压疼痛明显。细菌感染时可伴随皮肤发红发热,病毒性感染多呈多发淋巴结肿大。建议观察是否合并发热或肢体伤口,局部热敷可缓解炎症反应。
皮脂腺囊肿或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毛囊密集区域,触诊有囊性感且与皮肤粘连。继发感染时疼痛加剧,可能渗出脓液。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直径超过2cm需门诊行切除术,急性感染期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周期性胀痛的包块多与激素波动相关,月经前明显增大。乳腺组织延伸至腋窝形成副乳时,可能触及团块状腺体伴触痛。建议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咖啡因摄入,疼痛显著者可短期服用逍遥丸或乳癖消片。
约6%女性存在发育异常的副乳腺组织,妊娠期或肥胖时体积增大。典型表现为腋前皱襞处柔软包块,超声检查可见腺体结构。无症状无需处理,若反复出现囊肿或钙化需手术切除,恶变风险与正常乳腺相近。
乳腺癌腋窝转移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硬结,但约15%病例伴炎症反应。特征包括进行性增大、固定不活动、表面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结合乳腺钼靶或核磁检查,确诊需穿刺活检。常见转移癌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和三阴性乳腺癌。
建议记录包块变化特征,避免反复触摸刺激。40岁以上女性或持续存在超过2周的包块需乳腺外科就诊,完善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日常注意减少高脂饮食,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穿戴合体内衣减少局部压迫。乳腺癌筛查应包括每月乳房自检和年度专业体检,家族史人群建议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