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水泡型脚气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消毒鞋袜等方式治疗。水泡型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多汗、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等原因引起。1、药物治疗:水泡型脚气的核心治疗是抗真菌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药物治疗需持续2-4周,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完成疗程以防复发。2、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基础措施,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区域。水泡未破溃时避免挤压,已破溃者可涂抹碘伏消毒。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烫洗,阳光暴晒杀菌效果更佳。3、环境改善:穿透气性好的网面运动鞋或凉鞋,避免连续两天穿同一双鞋。鞋内可撒抗真菌散剂如硝酸咪康唑粉。公共浴室、泳池需穿防水拖鞋,家庭共用拖鞋、浴巾要单独消毒。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鞋柜杀灭真菌孢子。4、免疫调节:长期反复发作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应同步治疗基础病。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皮肤屏障功能。5、预防复发:治愈后仍需坚持预防措施3个月以上,包括不与患者共用修脚工具、避免赤脚行走潮湿地面。出差旅行时可提前涂抹防癣霜,发现趾间脱屑及时用药。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需同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水泡型脚气患者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促进皮肤修复,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增强抵抗力。选择快走、游泳等不易造成足部摩擦的运动,运动后立即清洁双脚。若合并化脓感染、淋巴结肿大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配合科学护理,多数患者可在1个月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