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脚气传染到手上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抓挠、消毒个人物品、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手部感染真菌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常见外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这些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需每日涂抹患处并持续2-4周。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孕妇及儿童需遵医嘱选择安全剂型。
保持手部干燥能抑制真菌繁殖,洗手后立即擦干指缝,可撒布抗真菌粉剂。避免长时间佩戴橡胶手套,夜间可使用棉质透气手套。合并水疱时用硼酸溶液湿敷,糜烂处暴露晾干优于包扎。
处理足部真菌感染后必须肥皂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搔抓脚部皮损。毛巾、指甲剪等个人用品需用沸水煮烫或消毒液浸泡,与家人分开放置。健身房、泳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器械后需及时消毒双手。
长期慢性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需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需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顽固性手癣需皮肤科就诊,通过真菌镜检确认菌种。甲周感染可能需口服伊曲康唑冲击疗法,合并细菌感染时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光动力治疗或激光可用于肥厚性皮损,严重角化皲裂需尿素软膏封包软化。
日常需选择吸汗性好的棉质手套,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豆制品,限制高糖食物摄入。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藏匿真菌。若出现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提示继发感染,需立即就医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