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膀胱癌可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
尿液分析是筛查膀胱癌的初步手段,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增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能检测异常细胞。尿液肿瘤标志物如NMP22、BTA检测对早期诊断有辅助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膀胱壁增厚或占位性病变,CT尿路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浸润深度。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评估肿瘤分期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膀胱镜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病变并取活检。荧光膀胱镜通过光敏剂增强肿瘤显影,能提高原位癌和小肿瘤的检出率。
通过膀胱镜获取的组织样本需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分级和分期。免疫组化检测如CK20、p53等标记物可辅助鉴别诊断,指导后续治疗方案选择。
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肾功能检查反映输尿管梗阻情况。肿瘤标志物如CA125、CEA虽非特异性指标,但可用于治疗后的监测随访。
确诊后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晚期可能需膀胱部分或全切术。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