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途径控制疾病。治疗方案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卵巢功能抑制等。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
约70%乳腺癌属于雌激素受体阳性型。肿瘤细胞表面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刺激癌细胞增殖。内分泌治疗通过竞争性结合受体或降低雌激素水平,切断肿瘤生长信号通路。这种靶向治疗对激素敏感型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比化疗,内分泌治疗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更好。常见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可长期维持治疗。对于绝经前患者,戈舍瑞林等卵巢功能抑制剂能有效降低雌激素水平。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脂变化。
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5年他莫昔芬治疗可减少50%复发率。高危患者建议延长治疗至10年。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患者效果更佳,可阻断肾上腺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内分泌治疗常与CDK4/6抑制剂联合使用。帕博西尼、瑞博西尼等药物能增强内分泌治疗效果,延缓耐药性出现。对于转移性乳腺癌,这种组合方案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治疗期间需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治疗方案需根据分子分型制定。Luminal A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Luminal B型可能需要联合化疗。基因检测可预测治疗应答,如ESR1突变提示耐药可能。绝经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选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建议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需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抗氧化物质,限制高脂肪食物。定期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注意监测治疗相关关节疼痛和潮热症状。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视力变化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