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外伤导致的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交通事故、暴力冲突及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鼻内镜手术、鼻腔填塞、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1、外力撞击:

鼻部直接受到钝性外力冲击是常见诱因,如拳击或球类击打。外力传导至鼻骨薄弱部位易造成线性骨折,同时可能撕裂鼻中隔软骨膜导致偏曲。急性期需冷敷止血,48小时后评估复位必要性,若移位超过鼻骨宽度的50%需在局麻下行闭合复位术。

2、运动损伤:

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中面部碰撞易引发复合型骨折。此类损伤常伴随鼻中隔血肿,未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脓肿。建议运动时佩戴面部护具,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头部,通过鼻窦CT评估骨折线走向及软骨脱位程度。

3、交通事故:

车祸中安全气囊爆开或方向盘撞击可导致粉碎性骨折伴严重偏曲。多合并筛骨垂直板断裂,出现脑脊液鼻漏需警惕颅底损伤。急诊处理需优先排除颅内出血,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行鼻内镜下复位固定术。

4、暴力冲突:

斗殴造成的多发性骨折常伴有明显鼻梁塌陷。暴力冲击易使鼻中隔软骨从犁骨沟脱位,形成C型或S型偏曲。此类损伤需在伤后2周内完成开放式复位,同期矫正偏曲的软骨以恢复通气功能。

5、高处坠落:

坠落时面部着地可能引发复杂性骨折伴颅面分离。鼻中隔偏曲多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需三维重建明确损伤范围。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先行颌间结扎稳定骨块,再分期进行鼻整形修复。

康复期应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佩戴眼镜。饮食补充维生素K促进凝血,增加蛋白质摄入加速软骨修复。恢复通气功能后可进行深呼吸训练,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但三个月内需避免可能的面部碰撞活动。定期复查鼻内镜观察黏膜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性鼻塞、头痛需警惕继发鼻窦炎或脑脊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