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扭转损伤、长期应力积累、骨质疏松或运动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或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

1、直接暴力:

足部外侧受到直接撞击或重物砸伤是常见诱因,如运动时被踩踏、高处坠落物击中。此类损伤常伴随局部肿胀淤血,需立即冰敷并拍摄X线确诊。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后期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骨痂形成。

2、扭转损伤:

足部内翻时腓骨短肌剧烈牵拉导致撕脱性骨折,多见于篮球起跳落地或高跟鞋崴脚。典型表现为足外侧锐痛和承重困难。建议使用行走靴固定4-6周,逐步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

3、应力积累:

长期跑步或跳跃训练可能造成疲劳性骨折,早期表现为运动后隐痛。需暂停高强度训练8-12周,采用游泳等非负重运动维持体能,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加速愈合。

4、骨质疏松:

中老年患者因骨密度降低易发生低能量骨折,可能伴有腰背疼痛等全身症状。除骨折处理外需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

5、手术复位:

骨折移位超过3毫米或涉及关节面时需手术干预,常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后2周拆线,6周后逐步负重,需定期复查防止螺钉松动或延迟愈合。

康复期建议每日摄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配合深绿色蔬菜补充钙质。可进行坐位踝泵运动预防血栓,伤后4周开始水中行走训练。睡眠时抬高患肢15厘米减轻水肿,使用弹性绷带包扎需注意观察足趾血运。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完全康复前禁止剧烈跑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