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上臂骨折可通过三角巾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手术内固定、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上臂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三角巾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的临时处理。将三角巾对折成宽带状,托住患肢前臂,两端在颈后打结,形成悬吊带。肘关节需保持90度屈曲位,可减轻疼痛并防止骨折端移位。固定后需检查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手指麻木需立即调整松紧度。
使用木质或塑料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夹板内衬软垫避免压迫皮肤,固定带间隔均匀分布,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注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时调整固定带压力。夹板固定可维持骨折端稳定,便于转运至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常采用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石膏需包裹骨折部位邻近关节,维持功能位4-6周。早期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拆除石膏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接骨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手术能实现解剖复位,但存在感染、内固定失效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管理。
骨折愈合后需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早期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活动,中期增加肘关节屈伸练习,后期逐步恢复肩关节全范围运动。配合热敷、按摩可缓解肌肉萎缩,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荷。完全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
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500毫克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建议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愈合。康复训练应遵循无痛原则,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定期复查评估骨痂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