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烫伤后新皮出现小红疙瘩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过敏反应、感染、皮肤修复异常、接触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烫伤后皮肤修复过程中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色丘疹。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轻微瘙痒,可通过冷敷缓解,避免抓挠刺激皮肤。
新皮肤对使用的药膏、敷料或清洁产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密集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需停用可疑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毛囊炎样改变,疹子顶部可能出现脓点。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评估后使用抗菌药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烫伤深度较深时,新生的表皮结构可能不规则,汗腺导管堵塞形成粟粒疹。表现为针尖大小透明或白色小疱,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随着皮肤成熟会自行消退。
衣物摩擦或清洁剂残留可能刺激新生薄嫩皮肤,形成机械性皮炎。建议穿着柔软棉质衣物,使用温水清洁,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烫伤后皮肤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持创面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如鸡蛋、鱼肉、猕猴桃等。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若红疙瘩持续扩大、渗液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并发症。恢复期间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