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过敏性紫癜反复出红点可能由感染因素、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避免接触过敏原、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过敏性紫癜常见诱因,链球菌感染与紫癜复发密切相关。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配合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青霉素类、磺胺类等药物可能诱发超敏反应,引起IgA介导的血管炎。表现为用药后四肢对称性瘀点瘀斑。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海鲜、蛋类、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易引发Ⅰ型变态反应,导致组胺释放使血管扩张渗出。患者应记录饮食日记,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严格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IgA免疫复合物沉积是病理基础,可能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临床除皮肤紫癜外常伴关节肿痛、腹痛。可检测血清IgA水平,必要时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调节剂。
HLA-DRB1*01等基因多态性增加患病风险,家族聚集病例约占15%。这类患者更易反复发作,需长期监测尿常规预防肾损害,发作期可联合白芍总苷胶囊调节免疫。
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饮食选择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血管韧性,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表现时需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