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过敏性紫癜需注意避免诱因、规范用药、监测症状、调整饮食及适度运动。过敏性紫癜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用药、观察皮肤变化、选择低敏饮食、保持适度活动。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明确并远离可能诱发疾病的过敏原,常见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或阿司匹林等。接触过敏原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加重皮肤紫癜或引发关节肿痛。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注意环境卫生,减少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
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严重者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药期间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评估药物副作用。若出现呕血、腹痛或血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每日观察皮肤紫癜的分布范围、颜色变化及是否伴随新发出血点,记录关节肿痛程度和消化道症状如腹痛、黑便。下肢对称性瘀斑融合成片或出现血尿可能提示肾脏受累,需及时完善尿蛋白检测和肾功能检查。
发作期建议选择低敏饮食如大米、青菜、苹果等,避免海鲜、坚果、辛辣刺激食物。蛋白质可优先选用淡水鱼肉、鸡肉等低致敏性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合并肾损伤时需限制盐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关节负担,缓解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跑跳或对抗性运动以防皮肤磕碰出血,运动时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预防冷刺激诱发血管收缩。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穿着柔软棉质衣物避免皮肤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40℃。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每周测量体重监测水肿情况。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合并肾损害者需终身随访。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韧性,但避免盲目使用保健品。出现发热、紫癜短期内增多或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