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疼痛难忍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通常由骨量流失加速、椎体压缩骨折、肌肉代偿性劳损、关节退行性病变、神经压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镇痛治疗、物理康复、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骨量流失:

随着年龄增长,成骨细胞活性下降导致骨形成减少,破骨细胞作用相对增强。这种失衡状态使骨微结构破坏,骨小梁变薄断裂,骨骼承重能力降低。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配合适度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

2、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压缩性骨折,表现为突发性腰背剧痛伴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4周,使用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吸收,疼痛严重时可短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弱阿片类药物。

3、肌肉劳损:

脊柱稳定性下降迫使周围肌肉持续紧张以维持姿势,长期代偿引发慢性肌筋膜疼痛。建议进行水中运动、核心肌群训练等低冲击锻炼,配合热敷或经皮电神经刺激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采用局部封闭治疗。

4、关节退变:

骨质疏松常合并膝关节或髋关节退行性病变,软骨磨损后骨面直接摩擦引发炎症性疼痛。可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润滑功能,口服塞来昔布等COX-2抑制剂控制炎症,重度病例需考虑关节置换术。

5、神经压迫:

椎体变形可能导致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产生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磁共振检查明确压迫部位后,轻度病例通过牵引和甲钴胺营养神经,严重者需椎管减压或椎体成形术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管理需建立长期综合干预方案。建议每日分次补充碳酸钙或柠檬酸钙,配合活性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运动方面选择太极、八段锦等低强度负重训练,每周3-5次增强骨骼应力刺激。饮食增加三文鱼、蘑菇等富含维生素D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减少钙流失。居所需做好防滑措施,使用助行器预防跌倒。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血清钙磷监测,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