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后遗症

2.07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慢性疼痛、关节僵硬、足弓塌陷、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折不愈合。这些后遗症可能由固定不当、过早负重、局部血供不足、关节面损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慢性疼痛:

骨折愈合后仍持续存在的局部疼痛多与软组织粘连、神经压迫或微循环障碍有关。疼痛常在行走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可通过超声波治疗、中药熏蒸等物理疗法缓解,严重者需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2、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导致跖跗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足背屈伸幅度减小。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松动训练,配合蜡疗、水疗等热疗手段改善软组织弹性,避免形成永久性关节挛缩。

3、足弓塌陷:

第五跖骨承重功能受损可能引发外侧纵弓下陷,表现为行走易疲劳、足底筋膜牵拉痛。需定制矫形鞋垫支撑足弓,加强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的力量训练,必要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4、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骰骨关节面时,关节软骨磨损会引发进行性加重的活动痛和晨僵。早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晚期需行关节清理术或关节置换术,日常应避免跳跃和长时间站立。

5、骨折不愈合:

血供较差的基底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假关节形成,X线显示骨折线持续存在。需重新复位固定并植骨处理,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吸烟患者必须严格戒烟。

骨折愈合后半年内应定期复查X线,避免穿硬底鞋和剧烈跑跳运动。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足趾抓毛巾训练增强足内在肌力量。饮食注意补充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痛应及时就医排除慢性骨髓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