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肠胃炎与胃肠炎均指消化系统炎症,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与医学术语使用习惯。肠胃炎通常特指胃和肠道小肠为主的炎症,胃肠炎则更强调胃与全部肠段包括大肠的炎症,但临床中两者常混用。
肠胃炎多指胃与小肠炎症,常见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呕吐;胃肠炎在医学文献中可能包含结肠受累情况,如出现黏液血便等大肠炎症表现。实际诊疗中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判断病变部位。
肠胃炎是中文常见通俗表述,胃肠炎更接近医学术语"gastroenteritis"的直译。部分教科书将胃肠炎作为标准术语,而肠胃炎多用于非专业场合,但两者均未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典型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胃肠炎病因范围更广,可能包括艰难梭菌感染等累及全肠道的病原体。但实际临床很少严格按术语区分病因,均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
肠胃炎以胃部不适和小肠症状为主,如脐周绞痛、水样便;胃肠炎可能伴随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等结肠刺激征。但症状重叠度高,单纯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准确区分。
两者治疗均以补液、电解质平衡为主,轻度病例无需抗生素。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等全身症状,需考虑细菌性胃肠炎可能,此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而非纠结术语差异。
日常护理需注意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发病期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恢复期逐步增加香蕉、苹果等含钾食物,避免奶制品及高脂食物刺激肠道。保持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可预防多数感染性胃肠炎,若症状超过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