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长期干咳可能由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引起。主要诱因包括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感染因素、胃酸反流及免疫异常。
长期用嗓过度或粉尘刺激可导致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表现为咽干咽痒伴刺激性干咳。建议减少辛辣饮食摄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症状,持续不愈需喉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干咳,多发生于餐后或平卧时。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典型伴随反酸烧心感,需胃镜明确诊断后抑酸治疗。
以干咳为唯一症状的特殊哮喘类型,夜间及冷空气刺激时加重。气道高反应性检测可确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需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
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的支气管黏膜损伤,表现为晨间干咳伴少量白痰。肺功能检查显示小气道阻塞,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脓性痰液,需戒烟并配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持续两个月以上干咳伴低热盗汗需警惕结核感染,胸部CT可见典型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具有传染性时应隔离治疗。
长期干咳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体。每日饮用1.5-2升温水滋润呼吸道,蜂蜜枇杷膏可缓解咽部不适。建议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若咳嗽伴随咯血、消瘦或夜间憋醒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查肺部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