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中药方剂调理,常用方剂有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当归芍药散、银翘红酱解毒汤、完带汤等。慢性盆腔炎多因湿热瘀阻、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脾虚湿盛、肾阳虚衰等因素引起。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带下量多色黄,可选用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该方含金银花、连翘、红藤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瘀功效。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油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气滞血瘀型常见经前腹痛加重、经血紫暗有块,适用少腹逐瘀汤调理。方中当归、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蒲黄行气止痛。可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
寒湿凝滞型多现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宜用桂枝茯苓丸温经散寒。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健脾利湿。日常需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淋雨涉水,经期禁用冷水洗浴。
脾虚湿盛型症见白带量多清稀、食欲不振,适用完带汤健脾化湿。方含白术、山药、车前子等成分。建议饮食定时定量,多食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避免暴饮暴食。
肾阳虚衰型多见腰膝酸冷、夜尿频多,可选用右归丸加减温补肾阳。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精,肉桂、附子温补命门之火。宜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慢性盆腔炎患者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营养,多摄入冬瓜、赤小豆等利湿食物,避免生冷辛辣。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促进气血运行,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正气。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中药调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