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慢性盆腔炎患者怀孕可能由炎症未控制、免疫力下降、既往感染未根治、输卵管粘连、宫腔环境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中药调理、手术松解粘连、孕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期未彻底治愈可能导致怀孕困难。炎症反复刺激会引起盆腔充血水肿,影响受精卵着床。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甲硝唑等,同时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会抑制免疫反应,使潜伏的盆腔炎复发。表现为下腹坠痛伴阴道分泌物增多。需加强营养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宫缩。出现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
衣原体或淋球菌等病原体残留可能造成输卵管纤毛损伤。这类患者怀孕后易发生异位妊娠,需通过阴道超声和血HCG监测胚胎位置。治疗需足疗程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多西环素。
长期炎症导致输卵管伞端闭锁或管腔狭窄,可能引起不孕或宫外孕。腹腔镜检查可见输卵管扭曲变形,严重者需行输卵管造口术或吻合术。术后建议3个月后再尝试受孕。
子宫内膜炎症会改变宫腔微环境,影响胚胎发育。表现为妊娠早期反复流产或胎停育。需进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内膜状态,必要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慢性盆腔炎孕妇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温水清洗。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山药、莲子、枸杞等健脾益肾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和炎症指标,出现腹痛加剧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诊。适当练习孕妇瑜伽或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