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病与痛风是两种不同的关节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和治疗方式。风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痛风则由尿酸代谢异常引发。
风湿病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导致的慢性炎症,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痛风则是因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常见诱因包括高嘌呤饮食、肥胖或肾功能异常。
风湿病多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明显,常累及手腕、手指等小关节。痛风发作通常急骤,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痛为主,伴随红肿发热,症状多在夜间加重。
风湿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与激素水平有一定关联。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发病率会上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风湿病需结合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免疫学检查。痛风确诊需通过关节液穿刺检出尿酸钠结晶,血尿酸检测仅作为辅助参考。
风湿病以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控制病情进展。痛风急性期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缓解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
两类疾病均需重视生活方式管理。风湿病患者应注意关节保暖,适度进行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担。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关节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