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支原体肺炎多数属于轻中度感染,严重程度主要与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5-15岁儿童是支原体肺炎高发人群,表现为持续性干咳、低热,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支气管结构较窄,易发生气道高反应性,但多数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可痊愈。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后易进展为重症。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窘迫、持续高热,胸片显示多肺叶浸润,需住院进行氧疗和静脉抗生素治疗。
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加重病情,常见继发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表现为咳脓痰、白细胞升高,需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覆盖其他病原体。
约10%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中耳炎等并发症。溶血性贫血、脑膜炎等罕见并发症会显著增加疾病严重度,需监测血红蛋白和神经系统症状。
哮喘、COPD患者感染后易诱发急性发作。支原体作为超抗原可刺激气道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需提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修复。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咳嗽。居家隔离至退热后3天,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指氧饱和度低于93%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