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成人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常见有持续性干咳、咽痛、低热、乏力、胸痛等。症状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力相关,多数患者呈自限性病程。
支原体感染最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可持续2-4周。因病原体破坏呼吸道纤毛上皮,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初期无痰或少量白色黏液痰,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黄脓痰。
约60%患者出现咽痛、咽痒或异物感,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支原体直接侵袭咽部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可能伴随声嘶或吞咽疼痛,症状常早于咳嗽出现。
体温多在37.5-38.5℃波动,伴明显倦怠感。发热呈弛张热型,午后明显,与支原体释放的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约30%患者诉胸骨后隐痛,咳嗽时加重。因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或合并胸膜反应所致。严重者可能出现气促,但肺部听诊多无异常体征。
少数病例出现皮疹、关节痛等肺外症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极个别可能引发支原体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肺部湿啰音,胸片显示斑片状浸润影。
支原体感染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柑橘等水果。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咳嗽严重时可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环境湿度。若出现高热不退、咯血或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恢复期应戒烟2周以上,减少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