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肌梗塞怎么办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心肌梗塞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溶栓治疗:

急性期可通过静脉注射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溶栓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越早实施效果越好,但可能伴随出血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2、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前首选方案,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解除血管狭窄。急诊PCI能在90分钟内开通血管,显著降低死亡率。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能需分阶段实施血运重建。

3、药物治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可预防再次梗塞。硝酸甘油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改善心室重构。药物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4、心脏康复:

病情稳定后需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制定渐进式运动计划。初期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逐步加入抗阻训练,改善心肌供氧能力。康复训练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每周3-5次,持续3-6个月。

5、危险因素控制:

戒烟可降低50%再梗风险,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需<1.8mmol/L。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7%,肥胖者需减重5%-10%。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

心肌梗塞后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日常避免突然剧烈活动,外出携带硝酸甘油片。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出现胸闷持续不缓解、冷汗淋漓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适当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