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会引起什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可能引起痛经、性交疼痛、排便疼痛、慢性盆腔痛及不孕等症状。

1、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最典型的症状是继发性痛经,疼痛多出现在月经前1-2天,持续至整个经期。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及腰骶部,可能向会阴部放射。这种痛经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常规止痛药效果有限。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微小病灶也可能引发剧烈疼痛。

2、性交疼痛:

约40%-50%患者会出现性交疼痛,尤其在子宫直肠陷凹或骶韧带存在异位病灶时更为明显。疼痛多发生在深部性交时,可能伴随阴道后穹窿触痛。这种症状容易导致性功能障碍,影响夫妻生活质量。

3、排便疼痛:

当异位内膜侵犯直肠或乙状结肠时,月经期可能出现排便疼痛、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会出现周期性便血,但需与肠道疾病鉴别。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灶浸润深度相关,浅表病灶可能仅表现为轻度不适。

4、慢性盆腔痛:

约20%患者会出现非周期性的慢性盆腔疼痛,表现为下腹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疼痛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活动或劳累后加重。这种疼痛与盆腔粘连、炎症反应及神经浸润有关,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

5、不孕:

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早期即可出现。不孕机制涉及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卵泡发育异常、黄体功能不足及免疫因素等。即使轻度内异症也可能影响输卵管拾卵功能,导致受孕困难。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红肉及反式脂肪摄入。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心理方面需注意情绪调节,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定期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出现症状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