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慢性牙髓炎是指牙髓组织长期受到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引发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齿冷热敏感、阵发性钝痛、咬合不适等症状。慢性牙髓炎通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隐裂、牙周病逆行感染、不良修复体刺激、牙齿磨损等因素引起。
龋洞深入牙本质层后,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导致牙髓充血水肿。早期表现为进食冷热食物时短暂刺痛,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自发隐痛。需通过去腐充填或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常用药物包括丁香油酚、氢氧化钙糊剂等牙髓安抚材料。
牙齿表面微裂纹使细菌侵入牙髓,常见于咀嚼硬物或牙齿结构薄弱者。特征为咬合时尖锐疼痛,裂纹处可能探诊敏感。治疗需根据裂纹深度选择全冠修复或根管治疗,修复前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暂时封闭裂纹。
重度牙周炎时,牙周袋内细菌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行感染牙髓。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牙周症状。需同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牙髓处理,必要时联合使用甲硝唑辅助控制感染。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或悬突长期刺激牙髓,导致慢性炎症。临床可见修复体周围继发龋或牙龈红肿。治疗需拆除不良修复体后重新修复,急性期可用樟脑酚棉球开放引流。
长期磨牙或酸性饮食导致牙釉质缺损,牙本质暴露引发牙髓反应。典型症状为颈部楔状缺损伴冷刺激痛。轻者可用脱敏牙膏,重者需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保护牙髓。
慢性牙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清洁。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或修复体问题,咀嚼硬物时注意保护牙齿。若出现夜间痛或持续性疼痛提示可能发展为急性牙髓炎,需立即就医进行根管治疗。吸烟者需控制吸烟量以减少牙周病恶化风险,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口腔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