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可能由细菌感染、久坐压迫、免疫异常、尿液反流、盆底肌痉挛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生活方式调整、α受体阻滞剂、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经尿道上行感染所致,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痛伴发热。需进行尿培养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治疗期间需禁止饮酒并增加饮水量。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前列腺持续充血,机械性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异常。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使用中间凹陷的专用坐垫,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出租车司机、程序员等职业人群需特别注意。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引发非细菌性炎症,这类患者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升高但培养阴性。可尝试花粉提取物如普适泰片调节免疫,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进行免疫指标检测。
排尿时膀胱压力异常可能导致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导管,化学刺激诱发炎症。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使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降低尿道阻力,配合定时排尿训练减少残余尿。
盆底肌肉群功能失调会导致排尿后不适感加重,常见于长期精神紧张人群。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克拉霉素等肌肉松弛剂效果较好,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恢复肌肉协调性。
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冬季注意会阴部保暖。急性发作期可暂时禁欲,缓解期保持适度性生活。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血尿、腰骶部放射痛,需及时进行前列腺超声和PSA检查排除其他病变。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