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近视度数划分主要依据屈光度范围,可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三类。
屈光度在-3.00D以下属于轻度近视。这类患者远视力模糊但近视力基本正常,多数通过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即可矫正。轻度近视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有关,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进展。建议定期检查眼底,避免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屈光度-3.00D至-6.00D为中度近视。患者远视力明显下降,可能出现视疲劳、夜间视力差等症状。除光学矫正外,需关注视网膜变薄、玻璃体混浊等并发症风险。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能对控制进展有帮助。
屈光度超过-6.00D即高度近视。此类患者常伴随眼轴过度增长,易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需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考虑后巩膜加固术等治疗手段。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损伤。
近视防控需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学龄前儿童应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青少年需规范验光配镜,避免过度调节;成年人应注意用眼卫生,高度近视者须终身随访。饮食上可增加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避免吸烟等可能加重视网膜损伤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