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且黄的原因有哪些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少且黄可能与饮水量不足、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泌尿系统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有关。尿液浓缩导致颜色加深和尿量减少通常是生理性现象,但持续出现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过少时,肾脏会通过浓缩尿液来维持体液平衡,导致尿量减少且颜色呈深黄色。夏季高温或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更易出现该现象。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补水是否充足,淡黄色为理想状态。

2、饮食因素

食用大量胡萝卜、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补充剂过量,可能使尿液暂时性呈现亮黄色。部分人工色素饮料也会改变尿液色泽。这类情况通常在调整饮食后24小时内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3、药物影响

服用利福平、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或复合维生素制剂中的核黄素,常导致尿液橙黄色改变。部分利尿剂在增加排尿次数的同时可能减少单次尿量。用药期间出现尿液异常应查看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但不可自行停药。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感染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频但每次尿量减少,同时因细菌代谢产物使尿液浑浊发黄。可能伴随排尿灼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5、肝胆疾病

胆道梗阻或肝炎患者因胆红素代谢障碍,尿液可呈浓茶色并伴有尿量减少,同时可能出现皮肤黄染、陶土样大便。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明确诊断,可能涉及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饮水习惯,每小时摄入100-150毫升温水,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尿少黄染,或伴随发热、腰痛、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前,建议空腹8小时并留取晨尿中段送检。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应优先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