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儿童鼻窦炎是指发生在儿童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感染、过敏或解剖结构异常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儿童鼻窦炎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类型,常见致病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免疫功能低下等。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儿童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原因。当儿童感冒时,鼻腔黏膜肿胀可能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内黏液滞留,继发细菌感染。典型症状包括鼻塞、黄绿色脓涕、咳嗽,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同时可配合鼻腔冲洗缓解症状。
过敏性鼻炎患儿因长期鼻黏膜水肿,易导致鼻窦引流不畅而形成炎症。这类患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症状具有季节性特点。治疗需控制过敏反应,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家长应注意减少孩子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儿童期生理性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影响鼻窦通气引流。患儿除鼻窦炎症状外,常有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表现。轻度肥大可采用鼻喷激素治疗,严重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
免疫力较弱的儿童更易发生反复鼻窦感染。可能与免疫球蛋白缺乏、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这类患儿鼻窦炎常迁延不愈,容易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治疗需在控制感染的同时改善免疫功能,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少数儿童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解剖异常,导致鼻窦自然开口狭窄。这类患儿鼻窦炎症状往往顽固,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确诊需通过鼻窦CT检查,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鼻内镜手术矫正解剖异常,术后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
预防儿童鼻窦炎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日常可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方法,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过敏性体质儿童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当孩子出现持续鼻塞、脓涕超过10天,或伴随发热、面部疼痛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