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药物服用时间需根据具体药物种类决定,主要有餐前服用的卡托普利、餐后服用的硝苯地平、空腹服用的氢氯噻嗪、与餐同服的缬沙坦以及固定时间服用的氨氯地平等。
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建议餐前1小时服用。这类药物在胃酸环境下吸收更稳定,食物可能影响其生物利用度。餐前服用有助于维持血药浓度平稳,尤其适合晨间血压高峰明显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
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通常建议餐后服用。食物可延缓其吸收速度,减少血管扩张导致的头痛、面部潮红等不适反应。缓释制剂受进食影响较小,但高脂饮食可能增加其血药浓度波动。胃肠敏感者更需注意服药后避免剧烈体位变化。
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宜在早晨空腹服用。食物会干扰其利尿效果,且空腹服用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测电解质,注意补充含钾食物。痛风患者使用需谨慎,可能诱发尿酸升高。
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与食物同服。进食对其吸收度影响较小,但固定时间与餐同服有助于建立用药习惯。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头晕症状,初次用药建议睡前服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氨氯地平等长效降压药强调固定时间服用而非拘泥于餐前餐后。其半衰期较长,每日一次即可维持24小时血压控制。漏服后不可加倍补服,合并使用葡萄柚汁可能增强降压作用导致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肥胖患者应逐步减轻体重。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等靶器官损害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不同降压药物联用时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服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