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34周胎盘低置可能增加早产风险,但并非必然导致早产。引发早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胎盘异常、子宫过度扩张、生殖道感染、妊娠合并症等。
胎盘低置或前置胎盘可能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导致胎膜早破。胎盘功能不全时,胎儿供氧不足也会诱发宫缩。这类情况需通过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必要时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配合卧床休息减少出血风险。
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会使子宫肌层过度伸展,触发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启动分娩机制。临床常用硝苯地平片缓解宫缩,同时通过羊水减量术等干预措施延长孕周。孕妇需避免剧烈活动,使用托腹带减轻腹部压力。
细菌性阴道病、支原体感染等会刺激胎膜释放炎性介质,导致胎膜早破。确诊后需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进行局部治疗,严重时联合阿奇霉素分散片口服。孕期定期进行白带常规检查,保持会阴清洁可降低感染概率。
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引起胎盘血管病变,导致胎儿窘迫而需提前终止妊娠。控制原发病是关键,如盐酸拉贝洛尔片降压、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调控血糖。这类孕妇需增加产检频率,严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胎盘低置孕妇应避免提重物、长时间站立及性生活,每日左侧卧位休息6-8小时。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自数胎动并记录宫缩频率,若每小时宫缩超过4次或出现阴道流血流水,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住院保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