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后遗症。
运动功能训练是脑梗塞早期康复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床上被动活动、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被动活动可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通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即可开始。随着病情稳定,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训练,如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等神经发育疗法。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语言康复训练针对失语症患者,包括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训练和书写训练。训练应从简单发音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词、短语和句子。可采用Schuell刺激法、旋律语调疗法等方法。对于构音障碍患者,需进行呼吸控制、发音器官协调性训练。建议每天训练30-60分钟,分多次进行。
吞咽功能训练适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包括间接训练和直接进食训练。间接训练有口腔操、冷刺激、声门上吞咽法等,可改善吞咽反射。直接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从糊状食物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严重吞咽困难者可暂时采用鼻饲管进食,同时配合吞咽电刺激治疗。
认知功能训练针对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障碍,包括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现实定向训练、记忆策略训练等。可采用卡片分类、数字广度、迷宫测验等方法。训练应结合日常生活能力,如购物、理财等实际操作。对于严重认知障碍,可使用多奈哌齐片、卡巴拉汀胶囊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和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需及时评估心理状态。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认知,建立积极心态。严重抑郁者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脑梗塞早期康复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等。康复训练应个体化制定,循序渐进。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协助患者进行日常训练。饮食上应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控制盐分和脂肪。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