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锌缺乏可能由膳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丢失过多、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免疫功能调节,长期缺乏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长期偏食或饮食结构单一可能导致锌摄入不足。动物性食物如牡蛎、牛肉、猪肝等富含锌,素食者或长期以精加工食品为主的人群容易缺乏。儿童挑食、老年人咀嚼功能减退也可能影响锌的摄入。日常可通过增加红肉、海鲜、坚果等食物补充。
胃肠疾病如克罗恩病、乳糜泻等会损伤肠道吸收功能,导致锌吸收率下降。长期腹泻、胃酸缺乏或肠道手术也会干扰锌的吸收。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片、硫酸锌口服溶液等锌补充剂,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对锌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婴幼儿快速生长发育期、创伤恢复期或恶性肿瘤患者代谢旺盛时,锌的消耗量也会上升。此时需在医生评估后调整膳食或补充锌剂,如蛋白锌胶囊、甘草锌颗粒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尿液丢失大量锌,烧伤患者经创面渗出锌,长期使用利尿剂或泻药也会加速锌排泄。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导致锌代谢异常时,需监测血锌水平并适当补充锌剂如赖氨葡锌颗粒。
罕见病如肠病性肢端皮炎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肠道锌转运蛋白缺陷导致严重锌缺乏。这类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锌补充剂如醋酸锌片,并定期监测血锌浓度和皮肤症状变化。
预防锌缺乏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贝壳类、瘦肉、豆类等富锌食物。存在慢性腹泻、消化系统疾病或特殊生理状态者,建议定期检测血锌水平。出现伤口愈合延迟、味觉减退等疑似缺锌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大剂量补锌导致铜缺乏等不良反应。儿童、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适宜剂量的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