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对奶粉中的铁不吸收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维生素C、更换奶粉类型、就医检查、遵医嘱使用铁剂等方式改善。铁吸收不良可能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饮食搭配不当、缺铁性贫血等因素有关。
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提高铁吸收率。建议家长将每日奶量分为6-8次喂养,避免单次摄入过多奶粉。喂养时保持宝宝半直立姿势,喂奶后轻拍背部帮助消化。可尝试在两次喂奶间补充少量温水,促进胃肠蠕动。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辅食,如苹果泥、猕猴桃汁等,或使用维生素C滴剂。需注意柑橘类水果可能引起过敏,初次添加应观察宝宝反应。维生素C与含铁奶粉间隔1小时服用效果更佳。
可选择添加乳铁蛋白、水解蛋白等特殊配方的奶粉,这类奶粉中铁的生物利用率更高。部分宝宝可能对普通奶粉中的酪蛋白不耐受,可尝试适度水解奶粉。更换奶粉时应循序渐进,按1/4、1/2、3/4的比例逐步替换,观察宝宝排便及过敏反应。
若调整饮食后仍无改善,家长需带宝宝就诊儿科或儿童消化科。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乳糜泻等疾病。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进行粪便潜血试验排除肠道出血情况。
确诊缺铁性贫血时,医生可能开具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这些药物需在两餐间服用,避免与奶制品同服影响吸收。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防止铁过量中毒。不可自行购买铁剂给宝宝服用。
日常可适当增加宝宝爬行、翻身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铁质利用。避免同时摄入高钙、高纤维食物干扰铁吸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记录宝宝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等变化。若出现拒奶、嗜睡、面色苍白等表现应及时复诊。哺乳期母亲也应注意自身铁摄入,保证母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