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

1.91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多动症孩子可通过行为干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及家庭环境调整等方式改善注意力。多动症通常与遗传因素、脑功能异常、环境刺激不足、神经递质失衡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1、行为干预训练

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建立行为模式,例如使用代币制,在孩子完成专注任务后给予积分奖励。任务难度需从简单开始,逐步延长专注时间至15-20分钟。避免频繁打断孩子,家长需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如先示范再让孩子模仿整理书包步骤。

2、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前庭觉和本体觉失调设计活动,包括平衡木行走、蹦床跳跃、滑板爬行等。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可改善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能力。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对触觉刺激的耐受度,避免过度刺激引发情绪波动。

3、认知行为疗法

采用自我监控和问题解决策略,教孩子用计时器分段完成任务,记录分心次数并分析诱因。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堂场景,训练抵抗干扰的能力。建议家长配合制作可视化任务清单,将作业分解为可量化的步骤。

4、药物治疗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可调节多巴胺水平改善核心症状,托莫西汀胶囊适用于合并焦虑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和失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5、家庭环境调整

建立规律作息表固定学习时段,书桌远离窗户和玩具。使用柔和的暖光照明,背景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家长需避免同时下达多重指令,采用肯定式语言如把不要跑改为请慢慢走。每日安排30分钟亲子阅读时间培养持续注意力。

除专业干预外,保证每日6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游泳或骑行,限制屏幕时间在1小时内。饮食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避免含人工色素的食物。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调整作业量,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小目标。注意观察情绪变化,当出现自伤或攻击行为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