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是什么

3.77万次浏览

颜克强 副主任医师

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生殖支原体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属于支原体属,可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1、病原特性

生殖支原体是已知最小的能独立生存的原核生物,缺乏细胞壁结构,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在尿道、宫颈等黏膜部位定植繁殖,潜伏期通常为1-3周。

2、感染症状

男性感染者可能出现尿道刺痛、排尿灼热感、尿道口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女性感染者常见宫颈炎、尿道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排尿不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3、诊断方法

临床常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进行确诊,包括PCR检测、转录介导扩增法等。样本可采集尿道拭子、宫颈分泌物或晨尿,检测前应避免排尿1小时以上以提高阳性率。

4、治疗方案

治疗可选用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偶或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

5、预防措施

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避免多个性伴侣,确诊后应对近期性伴侣进行告知和检测。日常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公共浴具,内衣需单独清洗消毒。

确诊生殖支原体感染后应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保持充足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性病筛查,性活跃人群可每年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建议使用阴道冲洗等可能破坏菌群平衡的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