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外痔切除术后肛门紧、肛门疼通常是正常术后反应,可能与创面水肿、瘢痕形成或排便刺激有关。术后恢复期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并遵医嘱用药。
外痔切除术属于有创操作,术后1-3天内肛门疼痛多为手术创伤所致,此时创面尚未愈合,排便时粪便摩擦伤口可能加重疼痛感。肛门紧胀感常与术后局部组织水肿相关,尤其环状混合痔切除后更易出现。术后3-7天疼痛逐渐减轻,但瘢痕组织开始形成可能产生牵拉感,表现为肛门发紧。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或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水肿。排便后使用流动温水冲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饮食应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低渣食物,适量增加火龙果、酸奶等软化粪便的食品。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膏等外用药物,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变换体位并做提肛运动。
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骑跨动作,3个月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肛门狭窄感、排便困难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复查排除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并发症。多数患者术后1-2个月不适感逐渐消失,完全恢复需3-6个月。恢复期间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