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主动脉缩窄可能由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创伤性血管损伤等原因引起。主动脉缩窄是一种主动脉局部狭窄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头痛、下肢无力等症状。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主动脉缩窄最常见的病因,可能与胎儿期主动脉发育异常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肢血压升高、下肢脉搏减弱,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治疗需根据狭窄程度选择球囊扩张术或外科手术修复,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控制血压。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继发主动脉缩窄。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迟缓、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手术闭合动脉导管,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主动脉壁增厚和管腔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肢体疼痛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炎症指标升高。治疗需使用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严重狭窄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可造成主动脉壁分层,继发管腔狭窄。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胸背痛,可伴有休克表现。紧急治疗需控制血压和心率,常用药物包括艾司洛尔注射液、乌拉地尔注射液,必要时需急诊手术修复。
胸部外伤可能导致主动脉壁损伤,形成瘢痕性狭窄。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伴有肋骨骨折等表现。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血管支架植入或外科修补,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主动脉形态。
主动脉缩窄患者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如出现头晕、胸闷、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