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前臂骨损伤可能由外伤性撞击、骨质疏松、重复性应力、病理性骨折、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前臂骨主要包括尺骨和桡骨,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直接暴力撞击是前臂骨损伤的常见原因,如跌倒时用手撑地、运动碰撞或交通事故。这类损伤可能导致尺骨或桡骨骨折,伴随皮下淤血、畸形等症状。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轻度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严重移位需手术复位。
中老年人因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前臂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表现为轻微疼痛逐渐加重,骨密度检测可辅助诊断。除骨折处理外,需长期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3滴剂,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
长期重复动作如网球挥拍、打字等可能引发应力性骨损伤,初期表现为运动后前臂酸痛,进展可出现不完全骨折。需停止诱发活动,使用前臂支具保护,配合物理治疗。若发展为完全骨折,需按骨折常规处理。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骼强度,轻微外力即致骨折。患者可能先有前臂隐痛、夜间痛等症状,X线或MRI可见骨质破坏。需治疗原发病,如骨肿瘤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骨髓炎需静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成骨不全症、石骨症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骨骼脆性增加,易反复发生前臂骨折。多伴有蓝色巩膜、听力下降等全身表现,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以预防骨折为主,可静脉输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增强骨密度,避免剧烈运动。
前臂骨损伤后应避免患肢负重,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配合维生素D含量高的深海鱼、蛋黄等食物。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如握力球训练、腕关节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