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通常可以治愈,但需根据血栓类型、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与血栓形成时间、范围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密切相关。急性期血栓在发病14天内通过规范抗凝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常用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可有效抑制血栓扩展。对于髂股静脉等大血管血栓,早期采用导管溶栓或机械取栓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患者需配合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血栓复发风险。
部分慢性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下肢肿胀或皮肤色素沉着,这类情况治愈难度较大。血栓机化后导致静脉瓣膜功能永久性损伤时,即使经过治疗仍可能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症状。合并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基础疾病者,血栓复发概率较高,需长期甚至终身抗凝。高龄、肥胖、长期卧床等危险因素未消除的患者,也存在治愈后再次形成血栓的可能。
建议患者确诊后立即开始抗凝治疗,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血管超声,观察血栓溶解情况。日常需保持足量饮水,每坐立1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肥胖者应逐步减重。若出现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