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影响伤口愈合的生活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局部感染、慢性疾病、药物使用不当、不良生活习惯等。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多种因素可能延缓或阻碍这一进程。
蛋白质和维生素C缺乏会直接影响胶原蛋白合成,锌元素不足可能延缓上皮形成。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时,伤口局部供氧和营养输送受阻。建议每日摄入足量瘦肉、鱼类、蛋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
伤口处细菌繁殖会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化脓性分泌物可能溶解新生肉芽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常见于未规范消毒的伤口。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使用碘伏消毒,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会损害微血管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异常可能干扰修复。心血管疾病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伤口易出现缺血性坏死。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如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调控血糖,同时加强伤口局部护理。
长期服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注射液会影响细胞分裂再生。需告知医生用药史,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在伤口愈合期使用影响修复的药物。
吸烟者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血供,酗酒可能干扰血小板功能。熬夜会降低生长激素分泌,缺乏运动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建议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伤口愈合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代谢。
伤口护理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定期观察愈合情况,出现渗液增多、边缘发黑等异常及时就诊。均衡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慢性病患者需监测相关指标。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涂抹偏方或消毒剂。愈合期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伤口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