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预防甲亢需注意控制碘摄入、调节情绪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定期体检筛查及谨慎用药。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关,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发病概率。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过量摄入可能诱发甲亢。日常应避免长期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使用无碘盐或低碘盐替代普通加碘盐。沿海地区居民尤其需注意控制海产品摄入量,必要时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长期精神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通过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已存在焦虑抑郁倾向者建议寻求心理咨询,避免情绪波动成为甲亢诱因。
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能扰乱内分泌系统平衡。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每连续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体力透支。
建议每年检测甲状腺功能三项,有家族史者每半年检查一次。重点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早期发现亚临床甲亢可及时干预。颈部超声能辅助评估甲状腺形态变化,对结节性病变早诊早治。
部分药物如胺碘酮、含碘造影剂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使用前需评估甲状腺健康状况,服药期间定期复查。避免自行服用含甲状腺素的减肥药或保健品,中药海藻、昆布等含碘药材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防甲亢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出现心慌、手抖、体重下降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妊娠期女性及青少年等特殊人群需加强甲状腺功能监测,必要时进行专业营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