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心脏供血不足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心脏供血不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或胸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出汗、头晕等不适。长期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急性严重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濒死感,可能伴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心脏供血不足还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