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房颤通常需要抗凝治疗,具体需根据患者血栓风险评分决定。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主要评估指标有CHA2DS2-VASc评分、出血风险等。
阵发性房颤患者若CHA2DS2-VASc评分男性≥2分或女性≥3分,推荐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常用抗凝药物包括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华法林钠片等新型口服抗凝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发挥抗凝作用,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低风险患者,可能无须常规抗凝,但需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者更需重视抗凝治疗,这类人群血栓形成概率显著增加。抗凝期间需注意避免外伤,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症状。
阵发性房颤患者除规范抗凝外,应控制心室率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日常需限制酒精及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诱发房颤发作。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定期评估抗凝必要性及药物安全性。出现心悸加重、胸闷或意识障碍等卒中征兆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