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好后流鼻涕怎么办

1.42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感冒好后流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热敷鼻部、调整室内湿度、遵医嘱用药、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流鼻涕可能与鼻腔黏膜炎症未完全消退、过敏反应、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滴鼻液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家长需选择儿童专用等渗溶液,每日重复进行2-3次。操作时让儿童保持头低位,避免呛咳。该方法对感冒后残留的黏膜水肿效果较好。

2、热敷鼻部

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鼻梁及两侧鼻翼,每次5-8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黏膜充血状态。家长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可配合轻柔按摩迎香穴。适用于鼻涕黏稠不易排出的情况。

3、调整室内湿度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干燥空气会加重鼻黏膜损伤,适当湿度有助于纤毛运动恢复。家长需每日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合并过敏性鼻炎时需同步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4、遵医嘱用药

若持续超过10天可考虑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或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不可自行用药,需严格按儿科医师指导使用。

5、就医检查

伴随发热、脓涕、头痛时应排查鼻窦炎,睡眠打鼾需评估腺样体。医生可能建议鼻内镜或CT检查。慢性流鼻涕可能需进行过敏原检测,确诊后需针对性进行脱敏治疗或手术干预。

家长需观察儿童鼻涕性状变化,清涕多为病毒性残余,黄绿脓涕提示细菌感染。保持每日充足饮水,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睡眠时垫高头部。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白萝卜、雪梨等润燥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耳痛、咳嗽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