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肾小结石可通过多喝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排出体外。肾小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尿路梗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随尿液自然排出。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柠檬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浓茶。水分摄入充足可降低尿液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同时冲刷尿路。排尿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砂砾样物质排出,若出现排尿疼痛或血尿应及时就医。
进行跳跃、爬楼梯等垂直运动可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结石下移。每日可进行3-5次,每次10-15分钟的针对性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嵌顿。运动前后需补充足够水分,运动中如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长期久坐人群应每小时起身活动,改善尿流动力学。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栓可缓解结石移动引起的疼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出现药物过敏或疗效不佳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毫米的颗粒。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碎石排出。该方法无需切口,但肥胖患者或结石过硬时效果可能受限。
对于卡在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可采用输尿管硬镜或软镜配合激光碎石直接取出。术前需进行尿培养排除感染,术后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该方法结石清除率较高,但存在尿路黏膜损伤风险,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次手术干预。
肾小结石患者日常应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睡前适量饮水预防夜间尿液浓缩。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变化,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无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长期结石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