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黄芪加菊花具有补气固表、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改善气虚乏力、目赤肿痛、风热感冒等症状。
黄芪性微温,归脾肺经,能补益脾肺之气,增强机体免疫力。菊花性微寒,可中和黄芪的温性,两者配伍适合气虚易感冒者,表现为自汗、反复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黄芪颗粒搭配菊花茶饮,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菊花含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配伍黄芪可缓解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疡。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症状见发热头痛、咽干咳嗽时,可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杭白菊煎汤代茶,脾胃虚寒者需减量。
菊花富含维生素A原,能改善视神经疲劳。黄芪通过改善微循环辅助缓解眼压升高,两者合用对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涩痛、视力模糊有效。建议用滁菊10克加生黄芪15克沸水冲泡,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黄芪多糖可扩张外周血管,菊花中的绿原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两者协同对早期高血压伴有头晕目眩者有一定调节作用,可选用黄芪精口服液配合胎菊,但严重高血压患者须配合降压药物。
黄芪总皂苷和菊花萜类物质共同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适用于更年期潮热、皮肤氧化应激状态,可用蜜炙黄芪与昆仑雪菊煎服,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蜂蜜用量。
使用黄芪菊花配伍时,建议上午饮用避免影响睡眠,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气虚明显者可增加黄芪比例至20克,阴虚体质者菊花用量可增至15克。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用药前需咨询中医师。避免与萝卜、绿豆同食以免降低药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