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进虫子后出现嗡嗡声但随后无感觉,可能与虫子活动停止、自行爬出或鼓膜损伤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虫子卡在外耳道、鼓膜穿孔或神经反射性耳鸣,可通过外耳道冲洗、耳镜检查等方式处理。
虫子进入外耳道初期可能因活动刺激引发嗡嗡声,当虫子停止移动或死亡后症状消失。外耳道皮肤较薄且神经丰富,轻微刺激即可产生异常声响,但虫子体积较小时可能不会造成持续不适。若虫子触及鼓膜,可能引发短暂耳鸣,鼓膜完整时症状多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因紧张情绪放大听觉敏感度,实际虫体已脱离耳道。
少数情况下虫子爪足勾住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导致机械性损伤后症状消失。鼓膜穿孔时可能出现瞬间剧痛后听力下降,但穿孔较小则痛感不明显。深部耳道异物可能压迫听神经分支引发短暂耳鸣,需通过耳内镜排除隐匿性残留。糖尿病患者或外耳道炎患者更易继发感染,即使虫体取出仍需观察渗液情况。
发现耳道异物后避免自行掏挖,倾斜头部促使虫体滑出。可使用手电筒照射耳道利用昆虫趋光性辅助排出,无效时需就医用耵聍钩或吸引器清理。日常保持耳道干燥,野外活动时佩戴防护耳塞,出现持续耳闷或流脓应及时进行耳科检查排除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