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栓和脑梗塞通常需要看神经内科或急诊科,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房颤等因素有关。
神经内科是诊断和治疗脑血栓、脑梗塞的核心科室。脑血栓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脑梗塞常与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相关。神经内科医生会通过头颅CT、MRI等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并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或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若患者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典型症状,建议优先选择神经内科就诊。
急性发作的脑血栓或脑梗塞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当患者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或偏瘫时,急诊科可快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完成溶栓评估。静脉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需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急诊科能协调影像学检查和多学科会诊。对于合并呼吸困难、血压骤升等危重情况,急诊科可提供生命支持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脑血栓或脑梗塞患者需转至康复医学科。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时,康复科医生会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改善肌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吞咽困难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言语障碍者接受语言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合并房颤、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联合心血管内科治疗。房颤导致的脑梗塞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抗凝,心血管内科医生会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可能需介入治疗预防再发卒中。
大面积脑梗塞或小脑梗死者可能需神经外科干预。当出现脑疝风险时,神经外科会实施去骨瓣减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也可由神经外科完成。但多数脑血栓和脑梗塞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仅适用于特定情况。
脑血栓和脑梗塞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合理范围。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遵医嘱规律服药。家属应学会识别言语含糊、嘴角歪斜等预警症状,发病后立即送医。康复期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和血脂指标。